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雨田 见习记者 艾京昆 通讯员 黄湘宜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也是一个单位的精神坐标。在洞庭湖的碧波荡漾处,岳阳县人民法院将文明创建融入司法血脉,用司法温度滋养百姓心田,让文明之花绚丽绽放。
日前,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单位名单》,岳阳县人民法院顺利通过复查,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近日,记者走进岳阳县人民法院。立案窗口前,干警面带微笑,指尖轻点,高效办理着各项手续;调解室内,一杯清茶,几番恳谈,法官讲透情理法化解了当事人的心结;审判庭上,法官目光如炬,法袍庄严,庭审过程严谨有序……这些日常场景展现出专业、高效的工作状态,成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最鲜活、最有力的证明。
坚持党建引领 夯实文明根基
“青年干警是司法事业的生力军,是法治建设的未来。”岳阳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古田在青年干警座谈会上的这番话,道出了岳阳县法院队伍建设的核心要义。文明创建,关键在人。近年来,岳阳县法院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文化为滋养,以人才为根本,全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院队伍。
“党建工作要做实,要做出成效,通过新颖有趣的形式,充分调动干警们的工作热情。”秉持这样的理念,岳阳县法院持续打造“党建引领·法耀巴陵”党建品牌,通过20余场次主题党日活动,让组织生活“活”起来,让干警队伍“动”起来。
法院办公楼的“党建学习书屋”,是干警口中的“精神加油站”。在这里,法院青年大讲堂碰撞思想火花,读书分享会传递书香雅韵,法官沙龙探讨实务真知,形成了“学习—思考—实践”的良性循环。
“执行攻坚怎样创新破局?”“‘枫桥式人民法庭’如何打造?”今年4月,法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围绕能力提升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干警们踊跃发言,一条条“金点子”在思维碰撞中迸发,转化为一项项司法为民的实招硬招。2024年,该书屋也获评湖南省“最美党建书屋”。
文化润心,实干争先。岳阳县法院还建立“七优”劳动竞赛机制,每月评选“办案之星”,让“比学赶超”蔚然成风。同时,充分发挥“传帮带”优良传统,引导青年干警迅速成长。今年2月,岳阳县法院四级高级法官徐大兵以“如何才能写出好的裁判文书”为主题,从定位、要求到技巧,向青年法官倾囊相授办案写作心得。“一篇优秀裁判文书,是法治的宣言。”他的这番感悟,让在场青年干警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2024年,岳阳县法院3篇案例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3篇信息被省级机关采用,8个集体、16名个人荣获市级以上表彰,交出了一份“党建业务双融双促”的精彩答卷。
2024年4月,岳阳县法院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深耕主责主业 彰显文明担当
文明创建绝非空中楼阁,其生命力深深植根于主责主业之中。岳阳县法院始终将服务大局、保障民生的重任扛在肩头,以司法利剑守护公平正义, 为文明创建注入澎湃动力。
“哗哗哗……”水花翻涌,一尾尾鱼儿欢快地回归洞庭湖的怀抱。这一幕,源于岳阳县法院审结的一起典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涉案人员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区使用禁用工具非法捕捞, 严重破坏了洞庭湖的生物多样性。岳阳县法院创新采用 “先民事调解、后刑事处罚” 的审理思路,在督促当事人全面履行生态环境修复义务后,依法对被告人予以从轻处罚。这不仅有效惩治了犯罪,更及时修复了受损的生态环境。该案也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38批指导性案例。
为切实“守护好一江碧水”,岳阳县法院构建起“惩治+修复+预防”三位一体的环境资源审判模式,并且常态化进行巡回审判、诉前调解、增殖放流、法治宣传等活动,让生态文明理念浸润人心。去年,岳阳县法院携手岳阳中院在关乎百万市民饮水安全的铁山水库水源保护区设立司法保护基地,为城市的“生命之源”构筑起坚实的司法屏障。今年,又联合县检察院在大云山森林公园设立公益诉讼生态修复基地,用法治力量厚植生态底色。
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 岳阳县法院坚持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岳阳某生态养生园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中,面对逾4000余户债权人、申报债权高达3.91亿元的复杂局面,岳阳县法院运用 “府院联动+多元化解”机制, 组建专业团队攻坚克难。收案后,法官们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卷宗,奔走于各部门之间协调,多次组织召开次债权人会议,疏通纷繁复杂的矛盾症结……最终,高效追赃挽损2100万元、资产变现1.3亿元。该案的妥善处理,为优化县域营商环境提供了生动样本。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近年来,岳阳县法院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构建多元解纷网络, 依托5个人民法庭, 与129个基层治理单位建立协作机制,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我们年纪大了,赚点钱不容易,法官你帮帮我们……”去年年初,39名农民工来到岳阳县法院公田法庭,请求催讨工资。看着年龄普遍在60岁左右的老人,法庭干警立马前往涉案公司实地查看,发现企业停工后,工厂内的设备一直闲置。
“如能将设备出租,得来的租金便能够偿还拖欠的劳务工资。”于是,法庭多次向镇政府汇报,并联合司法所、综治办等部门共同对该案进行调解。经多方磋商,双方达成和解,88万余元工资款陆续全部到账。
2024年,岳阳县法院诉前调解成功率突破50%,越来越多矛盾纠纷消弭于未然。
2024年2月,岳阳县人民法院在县八中开展送法活动
传递司法温度 绽放文明之花
“熟人都是安全的吗?性侵害一定要有身体接触吗?”“给同学起绰号是校园欺凌吗?遇到校园欺凌应该怎么办?”5月15日,岳阳县人民法院法官走进新开镇马店村五皖小学,一堂互动式法治课在孩子们热烈的讨论中展开。这些问题背后,是法院为青春筑盾的深切关怀。
这样的温暖场景,早已成为岳阳县法院人的日常。 在田间地头,法官挽起裤腿,为农户详解土地流转政策;在社区街巷,老人们传阅着印有真实案例的防诈宣传单,身旁法官正剖析“养老骗局”陷阱;在产业园区,法官将《经营风险防范手册》递到员工手中,让“法律体检”护航企业发展。
2024年以来,岳阳县法院已开展102场普法活动,让法治种子在上万名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真没想到现在打官司这么方便,根本不用我来回跑。真的太方便了。”日前,在广东打工的张先生通过网上立案系统,仅用15分钟便提交了借贷纠纷立案申请。近年来,岳阳县法院积极拥抱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推动保全、立案、审判、送达等诉讼事务“一网通办、一站服务”。今年以来,共网上立案571件,线上调解1247件,利用科技赋能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优化诉讼服务,积极推进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应用,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优先立案、咨询、调解、诉讼材料指导等服务。推行“胜诉即退费”工作,精简改进诉讼费退费流程,全流程网上办理胜诉退费302笔,退费金额75.1万元,有效减轻群众诉累。
去年起,岳阳县法院又探索适用要素式、表格式等简式裁判文书,精准锁定审理要点,实现了“简案快审”。古田说:“我们希望能让当事人尽快拿到文书的同时,一眼看懂法律文书。更深刻地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从学校里的普法讲堂到云端立案的指尖司法,从简案快审的“正义加速度”到胜诉退费的“最后一公里”关怀——岳阳县法院让司法文明的芬芳弥漫在司法的每处细节。这份以人民为中心的执着实践也铺就了一条闪耀法治光辉的文明之路。
责编:刘冬晨
一审:刘冬晨
二审:伏志勇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